为进一步创新管理区农牧业发展思路,开阔牧民眼界,提高牧民综合素质,转变发展观念,发挥牧民推动农牧业现代化发展和新牧区建设的主体作用,6月19日—23日管理区党工委副书记樊远东、管委会副主任苏雅拉图,党工委农工部、农牧林业科技局负责人,各场镇生产科长、嘎查村主任及新牧区建设示范分场场长和农牧民代表一行28人,参观考察了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饲草加工储备基地;东苏旗生态家庭示范牧场、种公羊集中管理场;四子王旗杜泊羊纯种繁育、经济杂交、胚胎移植技术示范点;磴口县肉羊、奶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种养结合的家庭农牧场和葡萄种植基地;五原县村容村貌整治示范点,规模化、标准化的肉羊养殖园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都市现代农业园区,金河镇根堡村村容村貌整治示范点,天和牧业公司肉牛育种基地。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总结如下:
一、村容村貌整治先进地区工作经验
(一)呼和浩特市建设经验
在呼市地区重点考察了赛罕区金河镇根堡村,根堡村位于市区南部,占地面积9㎞2,全村共390户,1095人。耕地面积12272亩。该村是全市保护地蔬菜种植示范区,自治区新农村示范村和市级“十个全覆盖”示范村。该村产业一直以奶牛养殖和粮食种植为主,2006年开始从奶牛养殖向设施蔬菜种植转变。2007年集中建设蔬菜基地,建成205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2012年建设1000多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目前是赛罕区最大的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在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方面,该村按照就地改造的方式,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村内道路硬化沥青路面4.3万㎡,混凝土路面4.2万㎡,人行道铺设青砖1.6万㎡,安装路灯170个,墙体抹灰粉刷8万㎡,铺设自来水管道6900米,污水管道1.23万米,绿化1.98万㎡。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实现了“五通、五化、六有”(通路、通电、通水、通信、通公交;硬化、美化、亮化、绿化、净化;有保障、有阵地、有学校、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便民超市)。
呼市共有45个乡镇、965个行政村,按照“三个层次、三种类型”农村发展布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第一层次包括100个左右城中村和城边村,发展方向为“城市融入型”。第二层次约500个左右行政村,人口较多、居住相对集中,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发展方向为“城镇带动型”。第三层次约360个左右行政村,人口居住分散,生产生活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严重滞后,发展方向为“生态转移型”。按照这一战略,从2012年开始编制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村庄布局规划、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规划),对全市965个行政村进行准确分类定位,确定了撤并村、保留村、重点发展村,提出了“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的工作目标。
百村示范,即按照规划先行、集中连片、沿路建设、人口集聚、项目衔接的原则,确定了200个行政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2013年,启动建设新农村示范村39个。2014年,在完成上年任务的基础上,坚持财政投入政策不变,新开工建设示范村56个。每个示范村投入4000万元以上,其中市级投入2000万元,旗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投入不低于2000万元。
千村整治,即按照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作部署,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全市拟保留的500个行政村所在地及大约500个撤并后的新建村和不需要搬迁且较大的自然村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到2016年完成行政村所在地建设目标,到2020年全市所有自然村实现“十个全覆盖”。
2014年,呼市对每个村进行了认真的摸底调查,建立了整治任务台帐,制定了三年总体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目前,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今年确定实施的350个村已全部开工。为确保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及“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有效实施,突出强化了以下几项保障措施:
第一,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市委、市政府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十个全覆盖”工作列入了对旗县区、开发区领导班子的目标考核范围,并实行“三项”制度。一是领导联系制度,53名市级领导和旗县区党政主要领导每人联系1-2个示范村。二是部门帮扶制度,每一个示范村由市直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帮扶建设,全市确定142个帮扶单位。三是干部包扶制度,全市帮扶单位抽调142名干部包扶指导,并把包扶干部工作情况与年终考核及评先评优结合。同时,对于“十个全覆盖”中的每一项工程,都由一位分管副市长负责,由具体部门牵头完成,所有部门和单位在新农村建设和“十个全覆盖”中都有责任和任务。
第二,建立有效的农民主体激励机制。在新农村示范村和“十个全覆盖”重点村的选择上,重点选择村“两委”班子团结进取、村民积极性高的村子实施,选择经济基础好、群众动作快、自筹资金多的村优先,从政策上给予支持、资金上给予扶持、发展上给予帮助。在工作方法上,制定规划、确定项目,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切实把发展自主权还给农民。
第三,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一是各级财政优先保证将新农村建设和“十个全覆盖”工程配套资金纳入预算,同时有效整合财政项目资金加大投入。二是加大融资力度,2012年以来,通过政府融资平台累计融资11亿元,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集中投入。三是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2013年,呼市新农村示范村建设45亿元的投入中,政府投资占20%左右,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达到了80%左右,全市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企业、合作社达到21个。
第四,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公共服务的政策措施。如对建设千亩以上设施蔬菜、千头以上奶牛牧场和千亩以上苜蓿草基地实行补贴政策;积极推动城市优质教育、卫生资源向农村覆盖,鼓励优秀教师下乡支教,实行乡村医生培养、巡诊制度,为乡村医生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了失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有效保障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二)五原县建设经验
五原县总面积2544平方公里,辖8镇1乡1农场,总人口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万人,有117个行政村、771个村民小组、11个农业分场。由于受自然条件、财政状况、思想认识等因素制约,农村规划滞后,农民建房无序,村庄布局凌乱,“脏乱差”问题突出。为此,五原县将村庄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政策推动”的原则,按照建设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改造特色村的目标,高标准、高质量地整治村庄164个。五原县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保障措施:
第一,强化规划引领。五原县结合县域城乡体系规划定位和农村乡土特色,由县财政统一出资,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完成了9个集镇和500个中心村的建设规划,计划利用3年的时间,实现中心村改造升级。在具体实施中,因地制宜地推进了综合示范引领型、集镇聚集型、中心村建设型、产业发展型、旧村整治型、旅游文化主导型“六种”类型的村庄整治模式,着力建设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文明和谐的美丽村庄。
1.综合示范引领型。采取政府主导、企业牵头、农民主体的方式,高标准建设集土地整治、新村建设、肉羊养殖、绿色种植、清洁能源、农民增收“六位一体”的生态新镇,一次性高标准实现“十个全覆盖”。
2.集镇聚集型。在集镇选点,统一规划、委托施工,集中建设农民新居,让有条件、有意愿的农民逐步向集镇集中。先后建成了套海镇禾丰新村、塔尔湖镇隆辰家园等一批农民住宅小区。
3.中心村建设型。选择布局合理、规模较大、位于规划区内的村庄,科学选址,统一建设农村新村,吸纳周边农民入住。已建成了隆兴昌镇刘四拉新村和新公中镇永联二社等一批中心村。
4.旧村整治型。在旧村原址,通过政府引导、项目带动、农民筹资投劳,自行拆除危房、清运垃圾、绿化村屯,提升村庄整体水平。建成了塔尔湖镇画匠圪堵、套海镇红柳圪旦等一批示范点。
5.产业发展型。将肉羊养殖、设施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村庄建设统筹谋划,使农民增收致富与村庄整治有机结合。他们已建成了复兴镇乌兰木图肉羊产业新村、胜丰镇晏安和桥灯笼红香瓜产业新村等一批示范村。
6.旅游文化主导型。依托河套农耕文化博览苑和羊文化博物园,将周边的村庄集中打造成为集休闲观光、特色餐饮等为一体的美丽村庄。目前他们正在实施宏伟观光产业、民隆农家乐、塔尔湖镇海丰村等一批特色旅游新村。
第二,突出村庄整治重点。五原县认为做好村庄整治工作,首要任务是抓好环境治理,改善村容村貌。为此,重点实施了以“一改、二提、三拆、四清、五化、十个全覆盖”为主的建设工程。“一改”即改造危房,“二提”即提升绿化水平、提升宜居水平,“三拆”即拆除危旧险房、拆除塌墙破院、拆除柴堆烂圈,“四清”即清垃圾、清杂物、清粪堆、清柴堆,“五化”即村庄绿化、道路硬化、房屋美化、环境净化、农家文化,逐步实现“十个全覆盖”目标。比如套海镇和合元村、复兴镇和胜村、隆兴昌镇五星村等村庄整治,拆除了一批危旧房、建成了一个活动室,铺装了一个小广场,硬化了一条小油路,栽植了一些景观树,实现了村庄干净整洁、群众出行方便、居住条件改善的目标,群众非常满意,也非常符合河套村庄的整治实际。
第三,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群众是农村的主人,是村庄整治的受益者,更是建设的主体。走群众路线,让群众理解、支持和参与,是工程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为此,五原县始终把组织发动村组干部和群众作为第一抓手,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激发村组干部和群众参与村庄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整治前,五原县多次组织村组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和观摩学习,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发挥了很好的“领头雁”作用。在此基础上,五原县深入农户家中征求意见,组织召开不同类型的动员会和座谈会,让群众在了解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政策及做法的基础上,广泛讨论、统一思想,消除了村民的依赖和等靠心理。在整治中,五原县把决策权交给群众,整治什么标准、整治哪些项目、道路如何建设、垃圾如何清运、旧房如何拆除、资金如何筹措、矛盾如何解决,全部由村民讨论决定,让村民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破解了村民参与渠道不畅、主动意识不强的难题,实现了村民从“无为”到“有为”、从“阻力”到“推力”、从“看”到“干”的三大转变,成为了村庄整治的主体力量,保证了各项工程的有力推进。
第四,多元筹措建设资金。实施村庄整治,资金筹措是关键,尤其是实现“十个全覆盖”,必须要捆绑使用各类资金,才能保证全方位快速推进。为此,五原县采取“六个一点”的筹资模式,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1.项目支撑一点。捆绑整合危房改造、金融扶贫、生态移民、通村道路、村屯绿化、一事一议、农网改造、村委活动室等项目和资金,按照“渠道不乱、投向不变、统筹安排、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思路,集中投入到村庄整治中。
2.部门帮扶一点。由11名县委常委每人主抓1个“十个全覆盖”引领村,由全县198个单位组建成10个包联工作团,包镇、包村、包组、包户,合力推进村庄整治和“十个全覆盖”工作。
3.企业垫付一点。让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工程建设,分年度兑付建设资金,缓解建设资金压力。
4.财政奖补一点。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实施效果好的村庄实行以奖代补。
5.外出人士捐助一点。由乡镇、村委组建对接组,想方设法对接本村外出的成功人士,让他们在村庄整治中献计出力。
6.群众筹资投劳一点。积极发动农民筹资投劳,主动参与工程建设。比如,胜丰镇新胜村村民在村庄整治中,群众主动筹资投劳、拉土修路、换沙植树,人均筹资达到了2000元以上。
第五,发挥行政推动优势。五原县认为村庄整治是改善农村面貌的首要任务,只有思想上重视,认识上到位,下定决心,迎难而上,才能快速推进、取得实效。为此,五原县坚定抓好村庄整治的信心不动摇、坚定改变农村面貌的决心不放弃、坚定推进“十个全覆盖”的目标不改变,组建了“六支工作队伍”,攻坚克难、合力推进。
1.成立全县工作指挥部。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提高了领导力、增强了执行力、形成了推动力。同时,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将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作为县委、政府的每年“一号工程”。
2.强化党委农村工作部建设。五原县党委农村工作部部长由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兼任,为了强化规划建设职能,同时兼任了县城建局副局长。在编制紧张的情况下,安排5名工作人员。同时,由农工部负责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统筹协调以及实绩考核。
3.组建部门技术指导组。住建、规划、林业、交通等部门选派技术骨干,服务在一线,指导在一线,把关在一线,确保整治效果。
4.组建乡镇矛盾化解工作组。成立10个工作组,着力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进工作。
5.组建村级村民议事监督小组。组建了由5-7名村民组成的议事监督小组,组织群众参与、监督村庄整治,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
6.组建建筑企业施工队。整合县内建筑企业成立195个施工队,保证施工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全县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快速推进了村庄整治工作。
第六,充分调动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五原县把村庄整治作为乡镇、部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加强了对村“两委”班子的考核评价。将村干部的经济和政治待遇与村庄整治直接挂钩,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对村干部进行考核奖励,对在领民致富、服务群众、村庄整治等工作中业绩突出的一类村,正副职每人每年分别奖励4000元和3200元,年报酬分别达到了1.2万元和9000元;二类村正副职每人每年分别奖励3000元和2400元,年报酬分别达到1万元和8000元;三类村则不予奖励,且连续两年排名靠后的,对支部书记进行诫勉谈话,直至组织调整。同时,根据乡镇事业编制空缺情况,每年从优秀村支部书记中考录2名事业人员,充分调动了村干部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激情,确保了村庄整治的顺利推进。
第七,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了巩固村庄整治成果,五原县制定出台了村庄长效保洁制度,健全了县、镇、村三级联动管理机制。县级层面,将执法局的职能下延,严格规划执法,严禁乱建乱搭;扩大环卫部门的保洁范围,每月定期拉运村庄内归集的垃圾。县财政为集镇和中心村每年安排10万元和2万元的管理经费,为每个中心村配套2万元的文化和环卫设施。乡镇和村组层面,制定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并长期开展“干净人家”、“精巴媳妇”等精神文明评选活动和各类文体活动,引导村民养成了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增强了维护村内环境卫生的自觉性。比如隆兴昌镇后补红村,在完成村庄整治后,重新制定了村规民约,为每家每户划定了卫生责任区,明确了保洁范围,做到了每日清扫、每日保洁;由村内公选一名卫生监督员,发放聘书和工资补助,专项负责卫生监督管理,实现了村庄环境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和长效化,营造了整洁有序的村容环境。
二、现代农牧业发展先进地区经验
(一)考察学习的主要收获。参观考察中,各地区的现代畜牧业、产品品牌化以及科技的广泛推广应用,让我们对现代草原畜牧业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条收获:
1.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良性循环。调整优化人、草、畜三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机理,合理规划区域,确定“农牧业优化开发区”、“农牧业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在农牧业优化开发区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加大投入,完善农牧业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扩大饲草料、人工草地种植面积,全面推行“四季配种、三元杂交、一年两茬羔、四季出栏”的养殖模式,形成“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生产格局;农牧业限制开发区,不再扩大农牧业基础建设,采取租赁、转包、代管的方式整合土地、草牧场资源,推进草牧场向种养殖大户集中,建立培育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推广畜牧业增产增效技术,实行规模经营、集约化发展;禁止开发区主要是草原“三化”区域,不适宜农牧业生产的地区,该地区不再搞农牧业基础建设,在保持农牧民草原经营权属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落实转移补贴优惠政策,实行整体搬迁转移,建立生态自然保护区,促进草原生态休养生息、自然恢复。经过合理规划,极大地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让传统畜牧业向生态畜牧业、高效畜牧业、现代畜牧业转型,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2.科技应用广泛,科技示范带动效果明显,农牧业生产效益显著。考察所到的地区除锡林郭勒盟草原畜牧业以外,其它地区都有规模化养殖区和牲畜优良品种繁育中心,并且都与重点科研所及大专院校合作。在规模化肉羊养殖中全面推行“四季配种、三元杂交、一年两茬羔、四季出栏”的高效养殖模式。在发展畜牧业工作中,坚持科技领先,内外结合、近期和长远结合的方式,积极与中科院、内农大、农科院等部门搞技术对接,找出适合本地区畜牧业发展的,能够促进牧民增产增收的品系进行培育和推广;有的规模养殖场采用“公司+牧场+农户”的养殖模式,通过整合技术力量,依靠科技手段,从根本上转变了农牧民生产经营方式,切实提高了牧户的收入,实现了畜牧业养殖提质提效。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示范带动促进了现代草原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
3.全面治理荒漠化草原,提高荒漠草原生产能力。采取“免耕、补水、补播”的生产模式,对荒漠化草原实现有效治理。在水资源条件相对好的草原地区,对荒漠化草原进行人工补播种植柠条、苜蓿、杨柴、沙打旺等优质牧草,加大补播种植密度,实现荒漠化草原生态植被快速恢复,提高单位牧草产量。实现生态保护治理与农牧民增产增收的双赢目标。
4.畜牧业良种补贴资金整合成效显著,各项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各地养殖园区整合本旗(县)各类畜牧业良种补贴与惠农惠牧政策,建设标准化养殖棚圈、畜牧业基础设施设备、新型住宅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户,逐步向公路沿线纵深推进,带动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整体改善。
(二)学习考察的几点启示。此次考察地区的气候、土壤、植被、水资源等自然条件虽与管理区有所差别,但在农牧业经营管理、科学技术应用、落实政府扶持政策等方面仍有很多值得认真研究思考、学习借鉴。
1.比照各地实践经验,充分认识管理区当前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生态保护和畜牧业生产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仍然依靠天然草原的优势条件发展畜牧业,草场压力大的问题还没改变。二是饲养经营方式较为落后,仍处于粗放经营阶段。管理区牧民的养殖方式始终延续传统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天然放牧,产早春羔,一年产羔一次,当年羔羊断奶后直接出栏的传统方式进行经营,生产方式粗放,导致产出效益低。三是在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下,牲畜存栏数量保持较低水平,畜牧业生产后续产业的市场化服务组织发展滞后,产品数量、质量和价值得不到升级。随着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的不断落实,为保护草原生态,草原放牧牲畜数量必须保持在较低的数量水平,饲养数量大幅减少,牧民收入得不到有效提高,农畜产品品牌建设与质量追溯体系尚未建立,如何在有限的草场资源上提高畜牧业产品产量、质量和价值成为当前牧民增产增收的一个重要问题。四是各类惠农惠牧资金整合使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投入使用有些分散。目前,管理区针对农牧民的扶持引导政策较多,但涉及的部门和执行的渠道也很多,牧民和基层干部不便全面了解掌握,扶持政策也形不成合力,投入的资金范围太广,不能形成示范和带动作用。五是各场镇对新牧区建设尚没有形成系统认识,在生产发展、管理体制、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科学规划与实施“两张皮”,试点建设示范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2.结合当前实际,管理区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应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明确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的措施和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管理区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措施目标是:建立健全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扶持激励机制,推动草原畜牧业向专业化养殖、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科学化饲养方向转变,发展禁牧区后续产业,全面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促进牧民持续增收。
二是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利用资源优势,严格实行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大力发展肉羊经济杂交(产生多胎杂交后代母羊进行舍饲圈养或直接杂交进行全部出栏)、舍饲圈养(注重多胎、频密产仔的类型)和育肥业。管理区拥有天然优质草场,乌珠穆沁羊品质优秀,而且具有多年乌羊提纯复壮工作经验,因此需要学习鄂托克前旗的发展模式,将培育生产的羔羊注册为自己的商标,拥有自己的品牌,打造自己的肉羊生产基地,因地制宜地发展一批有实力的标准化、规模化的种畜繁殖基地(生产纯种肉羊、乌珠穆沁优质品系或杂交多胎母羊)和有机高档肉食品生产基地。通过外引内联,推进强强联合,有效地提高本地肉食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其成为全盟重要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近几年,管理区同中科院合作培育的乌拉盖品系西门塔尔牛也初具成果,下一步将根据成果申报自己的商标,将培育的乌拉盖品系西门塔尔牛做大做强,使乌拉盖成为真正的高寒地区西门塔尔牛种牛繁育中心。
三是制定扶持优惠政策。以家庭示范牧场和合作组织为基点,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应用畜牧养殖新技术,培育发展乌珠穆沁羊养殖示范户,肉羊经济杂交、舍饲圈养、育肥示范点。一要对目前已注册的畜牧业合作社开展调查,从中筛选出草场规模达标,基础设施好,科技意识强的牧户进行扶持。二要选择成熟的畜牧业养殖技术在合作社进行推广,并出台奖励政策。三要在合作社中扶持建立育肥场,可以直接应用成熟的棚舍建设标准,并鼓励农牧户由天然放牧,春季接羔,秋季出栏的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化为集天然放牧(乌珠穆沁羊),舍饲圈养(杂交多胎羊),经济杂交(产生舍饲圈养母羊或直接出栏),频密产羔(舍饲圈养场),育肥(企业或个人)为一体的现代畜牧业经营方式。
四是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特别是加强布病、结核病的检测净化工作,做好布病溯源灭点行动和免疫工作,不断提高科学防控能力,有效控制和扑灭动物疫情,重视和加强常见病的防治工作,不断巩固和扩大动物防疫工作成果。
五是加快推进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落实,大力培育和发展牧民定居后续产业。一要积极推进定居点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把定居点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一个基础环节,作为牛羊育肥养殖示范来抓,利用定居点设施齐全的有利条件,指导定居牧民实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专业化生产,变一季集中出栏为四季均衡出栏。二要大力推行以品种改良为基础、科学饲养为手段、强化动物防疫为保障、牛羊育肥为重点的牛羊育肥业,加快牛羊育肥出栏。重点发展肉牛养殖业,通过新建养殖小区和家庭生态牧场、改造盘活原有养殖小区,选育和提纯复壮乌珠穆沁羊、适当发展多胎肉羊养殖园区,新建活畜交易市场等措施,依托资源优势,制定各种优惠政策,解决小额贷款大力扶持牛羊养殖业,做大做强牛羊肉产业。三要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挖掘内部增收潜力,发展多种经营,以多种方式、多种措施分流转移天然草原核减下来的牲畜,做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保障活畜及畜产品市场流通。四要加快饲草料基地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的战略机遇,整合退牧还草、农业综合开发、牧区水利、土地整理等项目,开发建设高标准饲草料基地和定居兴牧草料地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五要适度发展牧人之家旅游,加强对牧民从事旅游接待、饮食服务等二、三产业的技能培训,引导牧民发展牧区民俗旅游业、餐饮业等。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牧人之家开发旅游商品,增加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