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动 强化管理
扎实推进生态移民扶贫工程
中共呼伦贝尔市委农工部
一、基本情况
呼伦贝尔市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但也存在着“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地区,据统计全市农村牧区贫困户7.72万户、贫困人口22.46万人,占农牧业人口数的25.25%。这些贫困人口分布在呼伦贝尔市12个旗市区农村牧区的780个行政嘎查村以及部分自然村中,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公共服务滞后,是致贫主因。
自治区党委、政府启动生态移民扶贫工程以来,我们严格按照自治区生态移民扶贫工程的部署和要求,将生态移民扶贫工程列为党委政府“扶贫工程、民生工程”,着力加大推进力度,各项工作得到有序开展,取得了较好效果。
2013年,全市安置2724户、8279人。项目总投资4.7亿元,其中自治区专项资金1.24亿元、群众自筹1.37亿元,市本级及旗市区整合项目配套资金2.09亿元。目前开工建设安置点26个,已经完成投资3.56亿元,建成移民安置房1759套,安置移民4764人。附属设施及配套项目建设完成70%。其余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生态移民扶贫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重大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重点是要解决贫困地区发展瓶颈制约和后劲问题,涉及工程建设、群众搬迁、政策协调、产业扶持等多方面问题。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效果,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政府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市生态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生态移民扶贫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统筹、计划安排、督查考评、检查验收等工作。各旗市区也相应成立领导机构,明确了各单位职责,确保宣传发动、主体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各个环节,有人抓,有人管,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施其职、各负其责,同心打造。同时,形成了专题会议制度,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
(二)因地制宜,统筹科学规划。生态移民是一项任务重、涉及范围广的系统工程,做好总体规划至关重要。移民新村规划打破了以往“兵营式”布局思路,结合安置区地形、移民生产生活习惯和当地建筑物特点,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分配、统一放点、统一监理、分户建房”的原则组织实施。把移民住房建设与水、电、路等公共服务设施相结合,统筹住宅区与产业区建设,力求安置区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同时,为使规划更切合实际、更具操作性,必须对迁出区移民的人口和年龄结构、文化层次以及劳动技能等情况进行详细的摸底核实,努力将该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掌握好第一手资料,为移民安置提供翔实、准确的资料。正是因为规划合理,充分调动了广大搬迁农牧户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力的支持,工程建设得以顺利推进。
(三)强化管理,确保工程进度。坚持把确保工程进度作为有力抓手,扎实推进生态移民扶贫工程建设实效。一方面,加强了项目管理。要求各旗市区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根据建设工期和时限要求倒排工期,确保建设进度;切实加强对资金筹措、质量监督和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等环节的管理。采用项目公开等形式,将生态移民扶贫政策、各类投资及补助资金构成、安置点基本情况、工程建设、搬迁对象条件等相关内容,进行公告公示,确保公开透明,使搬迁政策家喻户晓,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搬迁农牧户参与管理。另一方面,加强进程督查。市委农工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结合自治区党委农牧办明确的工程进程节点要求,经常深入现场督查施工进度,了解掌握安置点建设进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采取定期上报进度报表和工程进展定点图片的办法对工程进程调度,并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开展实地督办督查,实时抓好工程进程调度和掌控,确保了工程有序推进。
(四)整合资金,提高资金效率。仅靠移民安置费用,难以全面解决建设资金的缺口,再加上贫困人口经济基础薄弱,集资建设极为困难。破解资金缺口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市委、市政府把整合项目资金作为保证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重要措施来抓,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捆绑使用、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财政、水利、电力、林业、农牧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通过项目资源整合,既发挥了生态移民项目的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各类支农资金整体使用的集聚效应,加大移民新村道路、供水、供电、文体广电、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生态移民扶贫开发效益更加凸显,移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生态移民开发项目得到顺利实施。
(五)强化资金管理,确保安全运行。严格按照国债资金管理办法执行,要求各地建立工程资金专户,严格执行专项资金审批制度,实行“三专一封”管理,即专账、专户、专人管理和封闭运行。财务实行报账制,工程资金按预算支出,账目日清月结。财政部门根据工程进度和质量支取工程款。工程结束后,结算90%的工程款,待验收合格后,全部予以结清。并协同审计等部门监督检查资金运用及到位情况。坚决杜绝挤占、挪用甚至贪污搬迁工程资金的现象。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全市生态移民扶贫工作在摸索中前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仅改善了移民户的居住环境,而且改变了其生产生活方式,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探索出了有效途径,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改善了移民生存环境,拓宽了增收渠道。把移民户从草原退化区、深山区等生态脆弱地区搬迁到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较完善的中心村、乡镇(苏木)、旗市所在地安置,彻底改善了群众的恶劣生存环境;移民还依托旅游资源从事农家乐、牧户游等旅游项目和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使移民户收入大幅度增加,收入构成更加多元化、多样化,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根本上摆脱了困境、实现了安居,为加快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提高了移民群众素质,更新了思想观念。移民搬迁到交通通讯较便利地区后,在新环境下受到新知识、新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消除了等、靠、要的传统思想,观念得到了进一步更新。同时,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促使移民主动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升了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创业意识,对美好生活更加向往,脱贫致富的愿望更加强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随着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传统经营模式的转变,促进了移民收入的整体增加,生活水平也随之大幅度提高。
三是整合土地资源,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移民户集中安置后,土地占用率呈倍数减少,为农村牧区土地草场流转,统筹农村牧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四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移民搬迁后,生活条件明显改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有效改变了落后地区的面貌,促进了各项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区域发展的“短板”问题,带动了整个农村牧区的发展,有效缩小了城乡差距,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是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牧区和谐稳定。移民户长期居住差、出行难、致富慢、贫富差距较大,积累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实施生态移民后,移民户都搬迁到基础设施较好的村镇居住,特别是最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得到了实现,有效维护了社会公正公平,使老百姓从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中得到了实惠,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凝聚了人心,无形中就化解了矛盾和问题。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也促使乡村干部的宗旨意识明显增强,服务群众的决心更大、干劲更足、热情更高。可以说,通过这项工作,既转变了作风,拉近了干群距离,也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更加密切,有效促进了农村牧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六是缓解了生态压力,促进生态良性循环。通过实施生态移民扶贫工程,将群众从保护区核心区移居到中心村镇居住,减少了人为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缓解了生态环境的压力,让生态环境得到休养生息,促进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机统一,为生态保护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抓好2013年生态脆弱地区移民扶贫工程验收工作。我市2013年生态脆弱地区移民扶贫工程接近尾声,验收方案已编制完毕并上报市领导批准,下一步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验收工作。
二是继续加强领导,搞好协调,确保移民搬迁工作顺利进行。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工作汇报和沟通联系,积极争取上级对我市移民扶贫工作的更大支持,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综合协调职能,要继续抓好对生态脆弱地区移民扶贫搬迁工程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进一步完善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统筹交通、水利、供电、卫生、教育、文化等协调处理,整合项目,与“十个全覆盖”工程有机结合,努力做到“统一规划设计、统筹组织施工、分户监督管理”,确保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建设点、面结合,使政策充分发挥集聚效应。
三是继续发扬民主集中制,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发挥群众智慧。做到“听民声”,在继续做好政策宣传的基础上,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使移民扶贫搬迁工程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做到“合民意”,在继续完善实施细则基础上,对搬迁户确定、安置模式、旧房处置方式等方面都要做到公平,公开,公示,直接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汇民智”,在继续加大后续产业投入力度基础上,利用市场调节手段,充分调动群众智慧。引导农牧民进行土地流转,鼓励群众自谋职业,艰苦创业,使迁移居民能够在安置区稳定下来,逐步走上富裕道路。
四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和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探索生态脆弱地区移民扶贫工作,在不违背项目原则的基础上,移民户的确定、房屋面积、户数和人数的比例、安置模式、迁出区生态恢复与利用等方面要采取机动灵活措施,发挥移民扶贫搬迁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