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收藏文化”源远流长。然而,今天众多民众广泛参与的“收藏”确是空前的,并且让我们感受到尚有更多的人在观望,跃跃欲试,也想加入这个行列。由此引发我们一些思索:究竟为什么收藏,收藏的意义何在?能在收藏上获得一些指导吗?我们采摘了一些拍卖从业人员、艺评人的职业分析,也撷取了一些收藏家们的亲身经历。为此,进行了系统性地梳理后,提供给各位读者,希望您能对“收藏”有多角度的思考以及更多或更新的认知。

缘何收藏?

藏家如是说——

收藏的最直接参与者自然是藏家了,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做着不同的职业,完全不同环境的人,却又有着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收藏”。相信每一位藏家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收藏历程。当一个人开始收藏,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他收藏的物品背后可能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收藏家在谈收藏的时候,不免带有很多的个人色彩,但正是这份主观,更让人感到真实。收藏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藏家也是在挫折中成长的,他们对收藏的理解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听听别人的收藏经历吧,想想你怎么收藏?

不因投资而收藏

出于投资目的的买家就不要宣称自己是收藏家。

祖父是瓷器收藏界大名鼎鼎的仇炎之,表弟是苏富比(微博)中国艺术部主管仇国仕,仇浩然的艺术收藏,从一起步就被他定位于传承家族收藏的历史。

从采访一开始,仇浩然就明确提出,不会透露自己收藏品的具体数量和名目,更不会以投资专家的口吻来指导新晋收藏者买什么或者不买什么。收藏并非要达到比较富裕程度,与囤积和投资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仇浩然更愿意从学术和文化的脉络来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和亚洲艺术。他的收藏中各种类型的艺术家都有,并非大而全的仓储式收藏,而是选择那些“能够表达当时的社会状态,对社会状态的关心并且了解,能体现当下当地的艺术状态的艺术家”作为收藏个案,一旦锁定目标,就深入研究系统购入。这种收藏要求决定了收藏者必须深入跟踪和研究每一位艺术家,收藏速度既不会太快,也不一定能“捡漏”。

家族越是有丰厚的艺术品经营和销售的经验,仇浩然越是对于艺术品的投资炒作不感兴趣。他评价如今一些投资方式“太老土”,他不否认自己曾经将藏品送拍,但种种原因没有成交,为了表示自己对艺术家的歉意,他将这件流拍作品捐赠给北京大学法学院,现在还悬挂在法学院四合院会议室中。仇浩然也不看好种种名目的艺术投资基金,“投资没什么不好,但是要老实。”中国的收藏发展需要不同的人来推动,没有投资者,中国当代艺术不会有现在这样繁荣的情景,但是“出于投资目的的买家就不要宣称自己是收藏家”。

收藏体现文人价值观

所谓真正的收藏家,他是不在乎少吃一点,少住一点,或者少用一点,但他希望能有一个好的艺术品收藏在他家中。

人们收藏的意识还没有真正步入正轨。好东西是以它的艺术价值,包括它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风格、地位而确定它的好坏,不能说一件东西进了宫就是好的。

好多人进来都不懂,他希望快速地赚钱,而且能快速得到保证——既然乾隆帮我担保了,收错了也没关系,反正皇帝收过了就有它的价值。而对于我们来说,如果是好的作品而且进过宫那当然很好,但如果是一般的作品或者是假的,即使是乾隆收藏过的我们也不会动。

现在市场的投资倾向比较重,还没有冷静到收藏的层面,因为真正的收藏家,他会不遗余力地去花钱买好东西,他不是为了马上盈利而为之,他是热爱绘画艺术的。所以以往的收藏家,像吴湖帆、徐邦达等等,他们不是想买了马上能赚到多少钱,如果总是把钱和价值放在第一位,就很难成为一个好的收藏家。

我们将来大众化的收藏应该是沿着博物馆的路线走的。这样会让收藏者的思想不同,这不单单的是赚钱,收藏家会想着要大家知道文人画是什么东西,文人崇拜的是什么东西。这是个过程,我们希望收藏风尚沿着对艺术的欣赏和崇拜的方向走,收藏对于平常百姓的影响可以体现在方方面面,艺术因为它的完美无缺而被人们欣赏,人们可以用这样的欣赏角度衡量生活中的其他事情,这才是艺术的真正价值所在。

“喜欢”就收藏

我并不觉得收藏家需要太过明确的定义,对于收藏家来说当然喜爱和理解自己的藏品最重要。

收藏家分很多种。自己的收藏通过美术馆的方式或者是捐赠的方式回馈给社会,分享给更多的喜爱艺术的人,这种可能是最顶级的收藏家;也有一些是因为喜好,有一些带有投资概念或者是以藏养藏的概念也是没有问题的,周大为说:“我并不觉得收藏家只有一种或者必须要怎么样来定义收藏家,喜好最重要。如果完全为了炒作,不去理解自己收藏的东西,就不能称之为收藏家,只能说是投资者或者是炒家。”

缘何收藏?

拍卖从业人员如是说——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艺术品拍卖市场在大陆兴起并迅速发展。资金的诱惑开始使“收藏”逐渐摆脱其传统观念,投资的意识开始逐步强化,艺术品投资继股票、房产之后成为新的热门品种。今天,有部分文人学者对以投资/投机为主导的收藏观提出批评,也有学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投资眼光介入收藏是可以理解的。拍卖从业人员与艺评人,作为从业人员,他们自身并不参与收藏,但收藏却与他们息息相关。他们会站在职业的角度,放谈自己一管之见。

“奇迹”几乎不会发生在收藏爱好者中间

在收藏入门之时,不要去幻想拥有什么‘天价藏品’。喜欢收藏,应该看博物馆,或者你买一点真实东西去把玩,体会这个艺术品所对应的那个时代的物质文化生活。

甘学军先生不避不讳,认为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以投资为收藏目的的成分太大,艺术拍卖难以体现艺术品真正的艺术价值或文化历史价值。公开亮明自己对当下艺术品市场的看法:收藏的最重要意义还是在于传承文化。

当今社会多有观点认为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以投资为收藏目的的成分太大,艺术拍卖难以体现艺术品真正的艺术价值或文化历史价值。甘学军先生在这一点上持赞同态度。他认为现在国际上